中國物聯網產業鏈初步形成,物聯網應用逐步推進。統計顯示,2009年,中國射頻識別技術(RFID)市場規模已達85.1億元人民幣,同比增長29.3%,在全球居第三位,僅次于英國、美國。
新華網天津5月7日專電(記者張澤偉)6日在天津發布的《中國RFID與物聯網2009年度發展報告》稱,中國物聯網產業鏈初步形成,物聯網應用逐步推進。統計顯示,2009年,中國射頻識別技術(RFID)市場規模已達85.1億元人民幣,同比增長29.3%,在全球居第三位,僅次于英國、美國。
物聯網就是“物物相連的互聯網”,其定義是,通過射頻識別技術(RFID)、紅外感應器、全球定位系統、激光掃描器等信息傳感設備,按約定的協議,把任何物品與互聯網連接起來,進行信息交換和通信,以實現智能化識別、定位、跟蹤、監控和管理的一種網絡。
中國信息產業商會會長、中國RFID產業聯盟理事長張琪說,物聯網連接范圍遠遠大于互聯網,它擴大連接到物品,實現物物(也包括人)相連,形成一個連接萬億個物品(設備)和數億人的無比龐大的數據庫,采集和存儲著物理與虛擬的海量信息,通過分析處理與決策,完成從信息到知識、再到控制指揮的智能演化,實現處理和解決問題的能力。
這份由中國信息產業商會發布的報告稱,目前,物聯網產業在中國發展迅速,已具有自主開發生產低頻、高頻與微波電子標簽與讀寫器的技術及系統集成能力,在芯片設計與制造、標簽封裝、讀寫器設計與制造、系統集成與管理軟件、應用開發等方面取得了較大進步,市場培育和應用示范初見成果。目前,中國物聯網相關企業總數已有數百家。上海、天津、無錫、深圳、沈陽、武漢、成都等地已建立了射頻識別技術(RFID)產業園區。
在產業迅速發展的同時,中國物聯網的應用也加快進程。報告說,中國RFID的應用領域不斷拓展,正在從以身份識別、電子票證為主,向資產管理、食品藥品**監管、電子文檔、圖書館、倉儲物流等物品識別拓展;從低高頻的門禁、二代身份證應用逐步向高速公路不停車收費、交通車輛管理等超高頻、微波應用拓展。 中國還在一些城市進行物聯網應用試點,如,青島市RFID應用**開花,已在金融、工業生產、公安、工商、稅務、城市一卡通以及公共事業管理等十多個領域中應用推廣;杭州市市民卡應用逐步深入,累計發卡217萬張;北京市政交通一卡通刷卡交易量國內**,全部公交車、地鐵及出租車上開通應用,累計發卡超過3447萬張;廣州市“羊城通”集公交通、電信通、商務通于一身,發卡量超過1200萬張。
——來源:新華網